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垣曲
垣曲花敲鼓

垣曲花敲鼓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垣曲花敲鼓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敲鼓,亦名花庆鼓,由于演奏时不用锣镲伴奏,以革、木敲打为特色,又称“干鼓”,是流传于山西垣曲各地的民间音乐表现形式。

花敲鼓在演奏中尽量发挥鼓的优势,充分挖掘鼓的潜力,击打鼓的所有部位,甚至连鼓环、鼓钉都打遍。表演时用鼓24面,代表24个节令。演奏时,中间4人手捧拍板(俗称夹板)、梆子作舞,象征牛、虎、狮子、麒麟四兽,四兽的寓意取牛之忠、虎之猛、狮之威、麟之祥。花敲鼓至今仍保留着夹板演奏的古老习俗,据唐杜佑《通典》记载,夹板“长阔如手,重十余枚,以苇连之,击以代拍”。当地宋金墓葬也发现有拍板砖雕,说明唐宋时民间乐器中已广泛使用拍板,而目前锣鼓中保留拍板的只有花敲鼓。一般锣鼓都以锣打节拍,而花敲鼓以拍板、梆子打节拍。持拍板者亦踏拍起舞,动作简练、质朴。这种鼓乐近似宋代鼓板,据说古时演奏者都带着面具。

花敲鼓起源无从考证,一说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临汾县令梁轨引水灌田,民众修建了梁公祠以纪念,并在第二年打起了这种锣鼓。另一说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绛州古堆村建造圣母祠,每年各村庄轮流主持圣母祠迎神赛社,遂有花敲鼓出现。但花敲鼓缘起之地却已成定论,花敲鼓最初流行于古堆村、上院村和三泉村,不久又流传到马首山下的南行庄,便形成了三个流派。南路以上院村为代表,中路以三泉村为代表,北路以南行庄为代表。南路、中路基本相似,只是中路的表演者身系两串金银色马铃,下端结一绺红鬃毛,舞动时铃铛叮咚、红穗腾跃,别有风韵。北路增加了镟子,且24面扁鼓的鼓架略低,队形改变为四鼓一组,成双成对,表演由简到繁,时而同打一鼓,时而互击鼓棰。三路同出一源,各有千秋。花敲鼓的曲牌有16套,可以独立演奏,也可联缀表演。虽然三路锣鼓点的编排不同,但是旋律未变,仅是称谓有异。南路曲牌堪称代表,有《开场》、《叽呱啦》、《啦呱叽》等。花敲鼓的击鼓技巧独特,运用磕、擦、搓、挑、撩、敲、碰等击奏法,变化多端,音效丰富,令人耳目一新。

信息来源:山西省政府办公厅

推荐垣曲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花也感兴趣:
垣曲导航

下一篇:洪洞金鼓乐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