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 > 遵义市 > 汇川区
海龙薅秧歌

海龙薅秧歌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龙薅秧歌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薅秧歌主要在每年的三、四、五月薅秧季节,人们在田间薅秧的时候边劳动边唱歌,主要流传于汇川区海龙镇贡米村(原上坝村)和金沙安底镇茶园乡(今茶元镇)永丰村等地区。

海龙薅秧歌从“平腔、蛤蟆腔”发展而来,晚清至民国初期,海龙米长期向朝廷纳贡,海龙坝子上大面积的连片耕种,产生了农民相互换工集体劳作的生产形式,善唱好歌的海龙人劳作田间,时时哼唱流传在海龙一地的“平腔”、“蛤蟆腔”等山歌小调,增加劳动气氛,民国初期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插秧薅草季节,常有四川人来海龙坝帮工,有陈姓两人带来四川号子,人们觉得好听,学唱者众多,传唱过程中,有人有意无意地将它与遵义劳动号子和海龙山歌揉在一起唱,效果很特别,经长期的传唱打磨,形成了海龙薅秧号子的特色和规模。与此同时,上坝歌手又有意识将流传于遵义各地的山歌小调融于海龙薅秧歌之中,在海龙坝传唱普及。有的农民歌手同时还是“阳戏”、“坛戏”的执掌人,于是又将两者的音乐吸收进来,形成了海龙薅秧歌曲调丰富的特色。此外,海龙薅秧歌不断从生活中取材,兼容了端公、道士的唱腔,又汇集了阳戏、坛戏的腔调,还融进了打闹歌,黔北花灯曲调,使其不断丰富、充实,由此形成了海龙薅秧歌独特的风格。

海龙薅秧歌传承谱系:第一代:陈朝安1889年,陈友才1890年;第二代:张步舟1894年,袁清云1901年,陈德安1923年;第三代:张仕禄1925年,李育才1925年,冯会珊1929年,李清品1935年;第四代:杨礼伦1944年,冯世刚1953年,龚连秀1954年;第五代:刘洪1964年,胡友素,1970年,赵德会1971年,徐洪强1974年,冯于福男978年。

推荐汇川区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秧歌也感兴趣:
汇川区导航

下一篇:高腔大山歌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