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南通市 > 通州区
南通童子戏

南通童子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通童子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童子戏,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主要流传在江苏通州中西部及周边县市部分地区的传统戏剧,传承至今已逾千年历史,是华夏巫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约一千五百年前的古通州(胡逗洲)四面环水,交通闭塞,成了朝廷流徙犯人的场所。“流人”成员复杂、南北交汇,不仅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也“流入”了巫觋演唱、祈福消灾这一民间习俗。当地人称之为上童子或童子上圣。

童子技艺主要可以概括为“表”和“圣”两大部分,“表”即上表请天神,“圣”即“天神下凡附身童子”。民间家庭演唱之“化兰门”最简单,只是一个童子的演唱活动。最复杂者“九表十三圣”规模最大,为时三天三夜,参演童子数十人。童子号称意诣可自由游走于神、鬼、人三界,并以此为手段,为民间百姓消灾除病、纳吉祈福。童子除在家庭演唱外,还适时组织童子会,亦称消灾胜会。这是民间自发进行的旨在消灾祈福的一种- 活动,一般规模较大,文童子坐唱,武童子则展示其武功绝技以娱神、娱人。

童子上圣因为全部使用南通的方言俚语,且配乐均为打击乐,声腔怪戾突异、高亢悲怆,具有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力,同时演唱内容多与降妖捉鬼、神仙灵异有关,所以自然地吸引了相当一批受众,而它的宗教与戏剧、舞蹈、杂技互为表里的特殊表现形式,也为日后童子的“戏剧化”奠定了基础。

南通童子戏的学术研究价值颇高,目前已有一批专著在海内外出版。南通童子戏曾于2004年出访韩国,在国际民族民间文化交流中崭露头角。

推荐通州区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戏也感兴趣:
通州区导航

下一篇:古琴艺术(梅庵琴派)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