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长安
长安道情

长安道情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安道情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安道情是古长安地区道教徒以道教故事为题材,通过唱词诵经、敷演道中情理而得名,也称“拉波戏”。1960年,省新剧种汇演后,定名为长安道情。清乾、嘉时期,道情的演唱活动已十分兴盛。除“登山行唱”、“围桌坐唱”外,还出现了皮影形式和“广场踏席”的化妆演出。

据临潼西湾道情艺人赵广庆(1892—1977)回忆说:其师王志年(1876—1944)是新筑镇的道情世家。王的祖父在清嘉庆时期担任当地道情会首,吹拉弹打无所不精。演唱时运用音色变化,把《八仙上寿》的八仙都唱活了。

此后至新中国建立,西安地区出现的道情名家先后有白米虫、赖世魁、杜彦新、房振、荣荣老王、王鹏飞、朱六、毛万禄、毛万寿、陈茂祥、刘生浩、许成礼、郝鸿章、强春堂、张情钦、陈智礼、李宗正、李园儿、李世忠、魏根录等。他们的足迹遍及关中和陕南。

20世纪五十年代,长安剧团先后将《槐荫媒》《四岔捎书》《八仙上寿》《隔门贤》等搬上舞台,为国庆10周年献礼。其中《隔门贤》剧本由原长安书店、陕西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发行。1960年,由丁洁、卢恺改编的大型道情戏《墙头马上》参加了陕西省新剧种汇演。改革开放初期,先后移植编排长安道情大戏《孝子冤》《鸳鸯谱》及现代戏《江姐》。2008年秋,以大型现代戏《祥云谷》参加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获得多项奖励。

目前,终南山北麓太兴山脚下的魏家岭道情社,是长安区迄今惟一能组班“坐唱”长安道情的原生态活体。该社现有成员9人,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56岁。其中,主奏笛手2人,板胡、二胡演奏员共3人,渔鼓、简板、三才板、碰钟演奏员各1人。除笛手外,都兼工各色行当演唱。现能演唱羽化仙道类、神话故事类、历史题材类、民间故事类等曲目20多部。该社还保存有40多部曲目的手抄本。成员中数人还能演唱一些与南、北曲异曲同名或与明、清民歌有着某种血缘关系的“词牌”。

魏家岭村坐落于秦岭北麓的扯袍峪口,东、西相邻的大峪、库峪、抱龙峪、子午峪等地都有道观遗址。相传,晚唐时的韩湘(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在这一带留有修道的足迹。与魏家岭毗邻的大峪口、五星庙、龙渠村、高山庙村、葫芦坡、新观子、扯袍峪,还有隔库峪河的林家寨、牛心峪、上午村以及沿山西向的曹村、子午口等地,都有过传唱道情的班社活动。新中国成立前,每逢山上道观过会,各班、会、社或七、八人,或十数人,穿戴整齐,一路引唱登山。之后,坐班通宵达旦地演唱,直至尽兴。这在当地已成为群众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动之一。

魏家岭道情社的9位从业艺人可以“坐班”演唱20多部曲目。附近的扯袍峪和东西相邻的大峪、库峪、高山庙及库峪河对岸的几个村寨的都有演唱道情的艺人,因其与魏家岭道情社演唱曲目相通,演唱风格相近,都曾应邀加盟该社的演唱活动。

长安道情按唱词结构的不同,分为“正扎”戏和“乱扎”戏两大类。“正扎”戏如《尧访贤》等,其唱词为长短句结构。一片分三段,每段末句“嘛韵”(即帮唱)。前两韵必用仄声字,末一韵则用平声字。艺人称之为“一合三个韵”。依剧情需要,继续按此格律填词演唱,完成整个曲目。“乱扎”戏如《隔门贤》等,其唱词多为七字句及其变格(六、八、九字句等)的上、下两句式,上句末为仄声字,下句末为平声字,演唱语音以关中语系的西安地方语音为基础。其领奏乐器为曲笛(艺人称梅笛)辅以板胡、二胡等弦乐器。而最具特色的击乐器是被艺人们誉之为“顶天立地”的渔鼓和“降龙伏虎”的简板。还有他们用《诗经》语句描述其演奏方法:“往上一打,鸢飞戾天,往下一翻,鱼跃于渊,若拉波两只手哗啦啦地颤”的三才板,另加梆子、碰钟以击节。演出形式为“坐唱”。

长安道情的主要特征:一是音乐结构以“板腔体”为主,兼用“联曲体”的综合体制;二是击乐器渔鼓、简板、三才板的形制、作用、演奏方法等独具特色;三是唱腔过渡中极其自然地吸收、运用明、清民歌曲调或与南、北曲异曲同名的“词牌”,显示其的包容性;四是“嘛韵”也称“拉波”,用于烘托气氛、渲染环境、刻画人物、推动剧情发展、制造高潮,为该曲种比较重要的表现手段。长安道情承载了民间音乐、戏曲艺术、乡俗礼习、宗教文化等多学科的衍变信息。保存了较为丰富详实的史料,具有一定的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道情早在唐代便已产生,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华山女》诗,描述了中唐时期,在长安街头“宣讲”道中情理的精彩演唱,让今人得以从中寻绎道情“声腔”及其“坐唱”形式生成的端倪。吕纯阳、钟离权等道教徒留下的“结交常与道情深,日日随它出又沉”等诗句,足以说明当时京城内外宣讲道情的盛况。据史书记载,北宋时出现道情的击乐器渔鼓、简板,后又出现三才板。18世纪末叶,“花部”兴起后,流入民间的道情声腔形成了板腔体,再穿插运用其“词牌”,丰富了表现力,扩大了演唱的题材范围。沿终南山北麓的魏家岭等一些村、寨,将这一古老艺术曲种的流风余韵传承至今。演唱曲目如“提起湘子,一锅浆子”的湘子戏,《八仙上寿》等羽化仙道戏,伴随着道教文化的衍变,久唱不衰。产生于清末民初的一批民间生活故事戏《郭大佬办小》《修贞庵》《寡妇验田》《隔门贤》等则反映出道情曲目在社会功能方面的拓展。

2009年5月入选西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年6月,入选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长安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道情也感兴趣:
长安导航

下一篇:周至起良村造纸制作技艺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