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花溪区
苗族“猴鼓舞”

苗族“猴鼓舞”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猴鼓舞”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猴鼓舞”主要流传于花溪区孟关乡沙坡村。花溪区孟关苗族布依族乡位于贵阳市南郊18公里,花溪镇以东10公里,隶属于贵阳市花溪区,东抵龙里县水场乡,南接花溪区黔陶乡和青岩镇,西邻花溪区花溪乡和小河区小河镇,北至南明区云关乡和花溪区小碧乡。总面积68.29平方公里,耕地13875亩,林地3.5万亩。人口200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8%。现辖九个行政村、六十个村民组和两个居民委员会。孟关乡地处黔桂交通要道,自古为东进、南下的重要通道。早在明朝初年就已在现乡境内建有四个屯堡。花孟公路(花溪到孟关公路)、冷黔路(贵阳冷库到黔陶公路)在此交汇处,交通便利。

苗族猴鼓舞苗语为“大愣矬”,起源于苗族关于“洪水滔天”的传说。相传远古洪荒之时,天下发了一次大水,洪水淹到天边,天下一片汪洋,伏羲兄妹躲在一段用兽皮蒙住两端的空心大树中,幸免于难,他们在水中不知漂了多久,昏昏沉沉的兄妹被一阵“咚咚”的响声吵醒,他俩戳破兽皮钻出来,这才发现洪水已经消退,几个猴子正在敲打绷紧的兽皮,并解救了他们,后来,伏羲兄妹婚配,人类才得以重新繁衍兴旺。伏羲夫妇临终前把子孙叫到身边,嘱咐他们:木鼓和猴子曾使人类躲过灭绝的厄运,要世代记传它们对人类的拯救之恩。子孙们牢记祖先的叮嘱,模仿猴子击鼓编成舞蹈,用以祭祀伏羲夫妇。随着时光的流逝,“猴鼓舞”广泛用来祭祀去世的老人,在丧葬期间演跳,并逐步演变成为娱乐性极强的传统的舞蹈。

一鼓(木鼓)多笙(芦笙)的猴鼓舞,由一男子击鼓,几名男子吹笙,多名女子持巾踩着鼓点而舞。其特点是队形变换多样,有一字横队、两路重队、八字队形、穿八字队形、扇形、双穿花形等。另一特点是动作丰富。主要有“甩手顶胯”、“拍手跳”、“四步跳”、“摆手跳”、“牵手”、“对脚跳”、“叉腰顶胯”等。舞蹈节奏流畅,速度轻快,显示出欢乐的情绪。在舞蹈中,以女舞者的动作最为突出,其动作的主要特征是腰胯松弛而具有韧性,左右顶胯而线条平滑。另外,舞蹈有明显的高潮,每当舞蹈进入高潮时,击鼓者以多种不同的猴式舞姿在鼓前鼓后敲击大鼓的各个部位,在不同的声响中变化鼓点,芦笙手们跳起翻身芦笙舞,女舞者们跳起牵手舞,其时鼓点声,鼓邦声,芦笙声,击掌声,银项圈撞击声等合成一片,使整个舞场上热烈气氛达到高潮,动作诙谐粗犷而豪放,别具一格。

从整个舞蹈的基本动作上看,击鼓者主要有右手击鼓、跳步击鼓、胯下击鼓、身后击鼓、身前击鼓、头顶击鼓、下击、击鼓梆、击鼓边、击棒和击鼓面。芦笙舞者的动作有“甩巾顶胯”、“横步甩腿”、“甩腿跳”、“击掌跳”、“四步击掌”、“叉腰顶胯”、“蹲踏跳”、“踏步翻身”、“跺步”等。猴鼓舞最初用于祭祀、丧葬礼仪,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逐渐演变成苗族所特有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苗族人家用来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和歌颂美好生活的传统民族舞蹈。

《猴鼓舞》流传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期间断断续续,解放后恢复正常,属家族传承。据今已传到第五代,主要传承人有:王永新、王光强、王开候、唐逢春、唐世富、唐逢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打工热潮,村上大多数人到沿海一带打工,基本不再学习跳《猴鼓舞》。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变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学习猴鼓舞也有一定影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只有少部分中年人会跳此舞,如今,很少有人会跳该舞蹈,其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

推荐花溪区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苗族也感兴趣:
花溪区导航

下一篇:苗族长鼓舞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