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南省 > 红河州 > 金平县
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

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建水县的哈尼族村落。

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体系严整、形态完备,包括建村立寨礼俗、开垦耕种礼俗、节庆祭典礼俗、人生礼俗、服饰饮食礼俗等5大类别。

建村立寨礼俗规定哈尼族的民居和村落建立必须适应梯田稻作。村址的选择必须优先考虑森林茂密、水源充足的平缓山地,适宜垦殖梯田;民居以有利于稻谷的干燥和安全贮藏为基本建造原则。

开垦梯田、四季耕种、水源分配礼俗突出表现在哈尼族梯田稻作农耕的农事叙事长诗《浩伙腊伙》上,意为“四季生产歌”,有很强的现实规范作用。

节庆祭奠礼俗按参加人数的多少分为家庭型、村落型和全民型3种类型,主要通过祭寨神、开秧门、“矻扎扎”、尝新节和十月年等节日表现。节庆祭奠礼俗是不同季节梯田耕作程序的标志性转折,祭寨神意味着春耕季节的开始,“矻扎扎”说明已从春播进入夏锄,要请天上主管农事的神灵前来人间巡视秧苗。十月年标志着从秋收进入冬闲,要庆祝丰收,感谢上苍。

人生礼俗集中体现于诞辰礼、婚礼、葬礼3种人生礼仪,其宗旨皆在于宣示哈尼人是梯田稻作的合格生产者。婴儿诞辰3天时要举行以模拟梯田耕作劳动为核心的命名仪式。男婴和女婴的命名方式各不相同。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要进入梯田,象征性地做完梯田耕作的全套劳动程序。老人去世一般安葬在梯田上方或左右方,象征先人永远守望梯田、庇护后人。

服饰基本礼俗包括:崇黑;服饰纹样以日月、山川、树木、梯田图案为主;款式适宜梯田劳作等。饮食礼俗受梯田稻作影响,饮食结构、烹饪方式、进食场所、工具和礼节,都有梯田稻作的明显特征。

梯田农耕礼俗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有完整的知识、技术、信仰和价值体系及现实社会功能,在哈尼族村寨中的影响力大,覆盖面广。20世纪50年代以来,梯田农耕礼俗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很多古老的礼俗已不复存在。

推荐金平县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哈尼族也感兴趣:
金平县导航

下一篇:哈尼族长街宴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