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 > 荔城区
瑞云祖庙戏神庙会

瑞云祖庙戏神庙会

瑞云祖庙戏神庙会,是福建最有影响的戏曲行业神(田公)信仰的一种民俗活动形式,形成于田公信仰和民俗活动的需要,至迟在明代已十分流行,迄今仍盛行不衰。每年田公神诞日四月初九、八月二十三,以及正月元宵节,瑞云祖庙均举行隆重的戏神庙会活动。庙会期间,由祖庙组织大型的戏曲演出活动,同时举行壮观的“戏神出巡”队伍遍游本境,出巡达数千人,观众成千上万,各种装架台阁、走高跷、马队装扮,一应俱全,所扮多为戏曲、民间故事等。各地的戏班、十番八乐队、舞狮队等云集庙会,台湾省及东南亚国家的许多分庙,也派进香队伍远道而来朝拜。戏神庙会展示了莆仙地区传统的民俗文化风貌,促进了海峡两岸田公信众的文化交流,扩大田公信仰在海内外的影响。

2007年5月,《瑞云祖庙戏神庙会》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田瑞云祖庙,是福建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戏曲行业神——“田公元帅”信仰的重要宫庙,坐落于兴化古城北门外1里处的辰门兜头亭,今属荔城区拱辰社区;初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屡经扩建、装修,规模逐步增大;六百多年来,既是戏班艺人及田公信众的朝拜圣地,又是戏神庙会的主要载体,在海内外影响很大。

田公元帅的原身是唐朝宫廷乐官雷海青,在与叛臣安禄山殊死搏斗中壮烈捐躯,其忠魂屡屡显圣,护国庇民,被历代皇帝先后褒封为“唐忠烈乐官”、“天下梨园都总管”、“田公元帅”、“戏神”等等。

相传雷海青和江梅妃都是莆田人。唐开元廿七年(公元739年),雷海青曾奉旨率领皇家梨园子弟来莆慰问梅妃家乡父老,首场戏选址在东岩山脚下东边一里外的开扩地(即辰门兜)筑台演出;宋、元期间,南戏“活化石”——莆仙戏蓬勃发展,这里常有戏班展演,本地民众也把土台作为娱乐场所。元代中期以后,兴化路城涵驿道改由北洋平原中部穿过,这里作为第一驿站,曾在土台北面建立“瞻阙亭”,演戏迎送往来1。明初兴化府扩城,瞻阙亭与新立的北门——“拱辰门”相距仅五百米,被改为“北门五帝庙”后,里人在其东侧正对土台兴建“瑞云庙”,供奉田公元帅,成为莆田第一座主祀戏神的宫庙;同时把土台改建成木构的固定式戏棚,供民间剧社演戏酬神,纪念雷海青。以后,随着南戏的活跃,戏神信仰广泛形成,莆、仙各地乡间纷纷来此分灵立庙,奉祀田公元帅,于是这里的宫庙便成了各地信众公认的“瑞云祖庙”。城涵驿道从庙前廊庑通过,行人往来不绝,区域经济兴旺,文化发达,人口众多,市集繁华,此处遂被俗称“头亭”。民间各地戏班凡有排演新剧,均来祖庙戏台“开棚”献演,相沿而成俗例,数百年延续不衰。

自明、清直至民国期间,头亭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成为莆仙戏班的集散地,社会地位相当突出。这里既是展示地方戏剧风采的场所,又是各地戏班活动的中心,莆仙戏班行会组织的所在地。对于戏班的组建和行业规范,增进戏班间的联络,解决戏班内部纠纷,整顿戏班内部秩序,起着戏曲公会的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莆仙戏的发展。

瑞云祖庙戏神庙会以民间信仰与戏曲行业神信仰及民间戏剧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其次,庙会是一种民俗活动形式,以祭祀仪式为支撑。作为民俗活动的迎神赛社,它是一种民俗载体,而祭祀仪式是这一载体中最具实质意义的内容与形式。与其他神、佛、寺庙不同的是,瑞云祖庙除了具有一般意义的道坛仪式、迎神巡境、戏班演出外,还有与戏神田公元帅信仰这一特定内容的仪式及戏剧的表现形式,从而构成了庙中道坛仪式、戏台上戏剧仪式、野外出巡仪式等这样多方位的仪式形态。从中可以了解到田公信仰在仪式过程中的影响,以及戏剧与仪式的内在关系:

一、四月初八至初十日的戏神庙会,是由庙方组织的大型庆诞仪式,祭祀的福首为拱辰村各社之乡老组成,祭祀经费由各方筹集,仪式举行一天:上下午程序为请神出游、巡境、回庙三个阶段,而其中还有道师的道教科仪活动;下午回庙及晚上各戏班还有精彩的献演活动,这种演出为义演,历时三天。各班仅演一本(半天),至四月十日晚结束。庙会实际上又成为古代的莆田民间戏曲会演活动,成为莆田最隆重的戏剧节,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并促进戏班间的观摩学习和竞争意识。

二、八月二十三日的戏神庙会,为纪念雷海青升天的仪式。适闰年多举行大型的迎神出巡活动,庙会由各地戏班单独到祖庙祭拜及演出。其特点是与民众的还愿仪式相结合,一般要演出特别的剧目——《愿》剧。《愿》剧的内容即演述戏神田公元帅的出生与成神显灵的故事,与道教仪式相结合,此戏民间又称《田相公下凡》、《田智彪》。还愿之家多于早年向戏神祈求保佑其多灾多病的儿子能健康成人;其子长成后,即要倾囊报签其愿。其仪式在瑞云祖庙中举行,报恩还愿人要穿白衣白裤,在戏中妆扮囚徒,在台上仪式结束后被押解游街,后回庙释罪谢恩,此俗虽于建国后式微,但在瑞云祖庙仍然常见之。

三、庙内道坛仪式。每年按俗例举行两、三次,雇请道师设坛主持祭祀仪式,做道场念咒作法,酬谢神灵,祈求保佑。

道坛仪式根据事先安排及规模大小分期进行。一天期,一般要做如下程序:安奉、进表、建坛、做经(亦称做戏)、迎经、做供、八卦、普诗、请进、进贡,其中迎经一项多用于开沅、告竣、谢恩等活动;二天期,第一天做玉皇经、迎经、五供、延康(晚上做),次日晨起做上帝经书、上帝玉书,接着做真武、五雷、七建、北斗、晚朝;三天期(续前日),要做开坛、做经、三官、北斗(常在次日做,有时在第三天做)、延寿、水忏、十供、普诗、请进、进贡等等。

四、神像出巡仪式。瑞云祖庙每年庙会活动有二、三次,但出巡却不是每次庙会都能举行,按传统惯例,每逢闰八之年才有出巡。出巡,莆田俗称“出游”,它是在庙外举行的一种民间迎神巡境活动,各村组织的规模大小不等,但其涉及的范围广,涉及面大,参与者成百上千。每逢出游,福首及村民都要热情邀约亲朋好友前往观赏娱乐,并以此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是莆田乡村普遍存在的一项典型的联谊方式,一种独特的民俗现象。

五、戏台祭神演出仪式。是莆仙戏演出排场的组成部分,莆仙戏是古老的戏种,演出排场仪式明显带有古代遗响。庙会的祭神演出仪式主要有:《田相公踏棚》、《净棚咒》、《跳加官》、《弄八仙》、《武头出末》等。旧时这种仪式把《田相公踏棚》放在首场演出,按照规矩,扮演田相公的艺人,开脸谱口画螃蟹后不能说话,必须严肃地端坐在戏箱上静候演出。《净棚咒》亦称“田公咒”、“相公咒”,俗称“洗棚”,这种仪式很简单,演员上场后,即把“啰哩连”三字反复颠倒地念,以祈求平安。《跳加官》有“单加官”和“双加官”的区别,也是祖庙会常演的排场仪式之一。《弄八仙》有《弄大八仙》与《弄小八仙》之分,是庙会祭神演出不可缺少的排场仪式。《武头出末》也是主要的排场仪式,凡戏班开台,新戏棚落成或祈保平安时,都要演出。

各戏班参加祭神演出仪式的演员,在仪式表演结束后,皆走下戏台来到庙中。先集体叩拜田公,继后逐一跪拜,祈求戏神保佑演出顺利和演出市场繁荣昌盛。

六、田公戏剧与仪式剧的演出。所谓田公戏剧,是指直接或间接写以戏神田公信仰故事为题材的戏剧剧目。莆田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莆仙戏传统剧目足有五千多个,然而专门描写戏神的剧目却寥若晨星,其中《愿》剧便是典型的一例。《愿》剧之所以取名“愿”,有其自身的多层含义,它的原生义、延伸义,皆离不了一个“愿”,含有祈愿、还愿、偿愿的意思,比较适合喜庆场合的演出。剧中主人翁三太子从天界来到凡界人间,后被玉皇封为忠烈大元帅,管理天下梨园事业,最终如愿以偿。仪式剧一般指正戏开演前后,一种带有祭神、祈福性质的短剧,如《田相公踏棚》、《弄八仙》等。

七、庙会成为戏班献艺的会演。莆田是宋元南戏的发源地之一,莆仙戏在这块肥沃的文化土壤里,经过几百年的孕育、生根、发展,所积累的剧目数量冠于其他剧种。每逢庙会之日,莆田境内戏班争相前来献艺、斗艺,成为民间自发的戏曲大会演,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因此而活跃。这也是庙会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瑞云祖庙戏神庙会的组织者,俗称“福首”,由辰门兜各里社——龙坡境东义社、南义社、建义社和通义社的炉下弟子——乡老代表,按每年轮值方式传承下来,称为“炉主”。正月元宵节后以“卜杯”形式产生新炉主,由旧炉主率全境信众敲锣打鼓,鞭炮雷鸣地把庙炉(分一、二、三炉)护送到新炉主家中供奉,并组成“福首会”,承担当年度庙会的各种祭祀、巡游、演戏及祖庙中的一应事务。

庙会所用之器具,主要有出游、演戏的用物器具等。出游器具为:木雕田公神像一尊,坐式可移动,俗称“软身”;神舆(敞篷式)一顶,执事一副(包括“回避”、“肃静”牌),掌扇、銮驾、开道旗各一副,大纛旗一面及彩旗、门旗,鼓吹、打击器乐等。上述庙产,由福首统一管理。演戏器具,明初始固定戏台——“瑞云祖庙戏台”,今为莆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中备有田公神符袋、田公神像章,既可作为香众进香的纪念品,亦用于驱邪避祟的吉祥物。其它器物为:香炉、烛台、钟鼓磬等乐器,盛供品之盒盘等,均由董事会负责保管,安排使用。

瑞云祖庙具有戏曲行业神信仰习俗的特征,其神诞祭仪是戏曲民俗事象的载体,保留了许多古代戏俗传统文化及其对雷海青信仰的转换,是研究南戏系统的戏班信仰习俗的重要依据,在戏曲民俗学中是不可多得的戏俗文化。最突出之处在于莆仙戏各班社进香和戏曲剧目的展演,不仅展示民间戏曲艺术风采,而且也是原生态的一种地方戏剧会演,为民间戏曲的交流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机会,并保留了众多的民间艺术,如台阁、高跷、马上妆扮、系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对保护民间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促进的作用。

推荐荔城区更多民俗文化
你可能对下列庙会也感兴趣:
荔城区导航

下一篇:浦口宫红桔塔

返回电脑版